首页

女王调夫奴视频

时间:2025-05-29 01:32:40 作者:看图学习丨推动少先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总书记寄语这所“大学校” 浏览量:43328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谢九

  按照我国养老金改革的时间表,今年10月份,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10年的过渡期,实现最终并轨。很多人都关心,这到底会带来什么样实质性的影响。

  我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体制内和体制外。一直以来,我国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不需要单独自己缴纳养老金,但是退休后可以拿到更多退休金,而企业职工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退休后的养老金反而更低。

《暖暖的幸福》剧照

  以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指标来看,企业职工的养老替代率只有40%多,而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则在80%-90%,也就是说,如果在退休前工资为1万元,企业职工退休后能拿4000多元养老金,而机关事业的人员能拿八九千元。很多体制内人员的退休收入,比年轻人的正常工资还高,这曾长期引发讨论。

  由于各界对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呼声很大,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当时最大的改革力度在于,让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前体制内工作人员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改革之后需要自己缴费。

  为了避免并轨对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退休待遇带来明显冲击,改革将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改革之前(2014年10月)退休的“老人”,完全不受影响,待遇照旧;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完全按照新办法执行,需要自己为养老金账户缴费。

《都挺好》剧照

  最复杂的情况是“中人”,也就是改革前(2014年10月)参加工作,改革后陆续退休的工作人员。对这部分“中人”的退休金,当时制定了一个“保低限高”的政策,也就是按照新老退休方法作对比,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低,那就按照老办法发放,确保养老金待遇不下降;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高,超出的部分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发放,比如第一年发放10%,第二年发放20%,到2024年发放100%。以此来看,当时的改革对于“中人”而言,其实并没有让退休待遇下降,反而会让更多人退休待遇提升。

  那么,2024年的养老金并轨又是什么概念呢?

  2014年10月,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时,对于“中人”的养老金设置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10年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到了202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将全部按照改革后的新办法领取养老金,老办法正式终结,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养老金并轨。

  那么,养老金并轨之后,是否就意味着体制内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彻底一致了呢?或者说,以前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90%,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多的现象就将彻底改变?

《人世间》剧照

  显然不是。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就会完全一样,和企业养老金相比,体制内的养老金仍然具有优势。

  从体制内“中人”养老待遇的变化其实就能看出来。2014年养老金改革之后,体制内的“中人”领取养老金,开始新老办法并用。从过去10年过渡期的统计数据来看,绝大部分体制内人员都是按照新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因为新办法计算的待遇比老办法更高。今年10月过渡期结束之后,很多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将不再受到“保低限高”的约束,每年也不用被限制在一定涨幅之内。

  为什么养老金改革后还是无法抹平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呢?

  首先,很多企业的养老金都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体制内的养老金,大都是按照实际工资足额缴纳,当做工作人员的福利,所以,缴费基准不同,决定了最终领取养老金的差距。

  其次,机关事业养老金改革之后,为了保证退休待遇不下降,当时的文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家有姐妹》剧照

  这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属于强制性,所以短期之内就迅速形成高覆盖。按照人社部在2019年的数据,当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覆盖率已经高达82%,但是运行时间更长的企业年金,由于不具备强制性,覆盖率还不到10%,且主要集中于国企和央企,绝大多数普通私企职工无法享受企业年金。

  一个国家成熟的养老体系主要由三支柱构成,也就是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单位主导的第二支柱,以及个人缴费的第三支柱。发达国家养老金替代率很高,主要就是靠三大支柱共同发力。

《县委大院》剧照

  从这三大支柱来看,我国的个人养老金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职工的养老只能依靠第一支柱,所以养老金替代率很低。而机关事业单位除了第一支柱外,现在已经迅速建立起了第二支柱。

  所以,虽然我国体制内养老金在10年前就开始并轨改革,但这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加入体制内的热情,最近几年考公越来越热,就已经足以证明体制内依然对年轻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贵阳9月14日电 (记者 瞿宏伦)记者14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沪昆铁路贵州段滥坝站最后一组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结束,为期55天的沪昆铁路贵州段上下行1400公里线路大修完成,成功实现对该线路基础设施的全面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广西篇”专题活动在南宁启动

近年来,一些非法“中介”为谋取暴利,打着赴中国务工或介绍外籍新娘的幌子,将外籍妇女拐骗至国内,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今年3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并将此类违法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之一,要求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全链条打击境内外拐骗、接送、中转、贩卖、收买等各个犯罪环节,坚决摧毁跨国拐卖犯罪网络。

横马跑友“超爱演”:从“积跬步”到“至千里”

近三年,“从钱凯到上海”已成为秘鲁的流行语。待港口建成,这句流行语将变为现实。随着这条中拉之间的陆海新通道的开辟,秘鲁与中国之间的海运时间将缩短约10天,来往货物能便捷通达秘鲁以及拉美各国,极大提升贸易便利。

北京多部门联合启动市民健康体重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注重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我们要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另外,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激发文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文化,获得新的文化创造力。

榕台职工活动搭建两岸“连心桥”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刚介绍,近年来哈尔滨市在便利市场准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哈尔滨市的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工作,从2018年启动到现在,已经持续六个年头了。全市企业开办的时间从原来的11.5天,压缩到现在的平均4小时内办结,企业开办的制度性成本从几百到一两千元,压缩到“零费用”,企业开办便利度从过去要跑七个以上的窗口、一项一项地办,到现在将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就业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开户、银行预约开户等8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哈尔滨市企业开办、市场监管评价指标在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保持前列。其中,市场监管指标还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营商环境会议上作交流推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